close

  因緣際會,有個好朋友指引了我這個機會,當然,也很幸運有廠商選擇了我,讓我仗著1.5的語言能力得以見識所謂大盤交易的談法。(日文太爛,只能算0.5XD)

  雖然發生了一大堆突發意外,好比說我一開始就搞烏龍,沒能收到廠商的資料與確認信、到前一天仍在確定是否能前往、當天還跑錯場地,甚至找到廠商後因為太緊急,結果無法事先將用到的單字及用語準備完整(只好臨時使用比較口語的方式說明,很囧,但還好日本人大多很溫柔,不會認真計較我的敬語完整度及是否使用商業用語)。說真的,要非常感謝我的老闆不嫌棄我這個天兵,也很罩我。雖然第一天的時候我覺得她很可怕(誤)

  但除了收獲了一堆單字(連講四天要記不牢好難)、收獲了很多廠商不想扛回台灣的點心食物外,我覺得最重要且得到最多的,是見識。

  為了想打進日本市場,各國的廠商都來日本參展,這場限定相關業界人士才能入場的展覽會,著實令我大開眼界。

  專業與專業間的差距,還有各國人性格間的差異,決定了談判成敗。

  明明想打入日本市場,不準備DM與名片,自己也不來,是想怎麼談?

  明明想打入日本市場,不調查日本風俗習慣,是想怎麼賣?

  更不要提把推銷部分整個推給翻譯,自己坐著滑手機跟假藉拜訪客戶其實是溜出去玩的人了。再來參展一百次可能還是接洽不到任何機會吧。

  我發現很妙的事情,台灣廠商大多躲在自己國家的館區,頂多跟其他台灣廠商哈拉,談談未來談談天。但是,我在這短短幾天的展期,幾乎每天超過三次遇到外國的原料商前來推銷。歐洲的藍莓大盤商過來台灣館想跟優格廠家洽談,澳洲的芝麻大盤商看到芝麻糖也跑來問。台灣呢?我們有自己的蕎麥有自己的鰻魚有自己的鯛魚,去日本館卻只注意十勝冰淇淋跟日本酒,只注意西班牙發豬排試吃跟澳洲酒廠發的隨身碟是台灣製的(咦)

  雖然也有很卑鄙的韓國廠商,處處要樣品後回國自行研發類似商品上市,行為雖不可取但人家的積極性不可忽視。也遇過日本仙貝商停下來試吃台灣餅乾研究口味(日本人還是比較有格調不會直接丟名片要求樣品),說日本人虛偽也好,起碼人家光明正大地說多謝指教。台灣的廠商卻只很開心去玩一圈回來秀戰利品跟說紅酒好好喝(囧)。

  最重要的是貿易商了,我們努力期待外商將台灣的東西買進他們國內,可是這場展覽會上,我沒遇到來跟台灣廠家打招呼的台灣籍貿易商?或許是覺得飛到國外還要來看台灣館很詭異,所以沒機會碰見吧?但如果其實是錯過這個機會的話,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想推到海外市場的產品,通常代表廠商有一定財力及其商品有一定水準。我認為就算不是進口貿易商,身為製造商前來參考別人商品的設計發想甚至包裝也是一種增加自己實力的方式。

  還有,「其實這是我人生第一份口譯工作」!!!而且應該是最友善的入門吧(大概是半顆星等那個等級XD)。食品類的日文單字太專業的不會也沒關係,有很多的替代說法,客人的詢問也大多溫柔,特別是端出試吃的時候(誤)。但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專業!特別是除了日本客人之外,還是要偶爾充當一下英文翻譯的!

  最後還是希望有了這次經驗後,可以吸引很多這種半顆星的翻譯口譯工作機會來給我做,讓我慢慢練等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