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在剛入學的時候,帶班的導師就提過這個獎學金的存在。雖然給予的金額算大方,條件卻有些嚴格。學校方面希望除了出席率達到百分百之外,在校成績各科也幾乎都需要為A,也就是85分以上。這同時也表示,這項獎學金的申請是入學後至少一個學期後才可以申請的。對於剛剛入學的大家來說,似乎擁有極大的可能性,只要現在開始努力就有資格可以申請的嘛!  

  然而隨著學期的展開,人類與生俱來的惰性也逐漸展現,再加上,接連不斷的作業報告與維持生活必須的打工兼差,都佔據了傳說中的唸書時間。哎喲,這麼認真的大家是絕對不會把時間花在逛臉書還有出去玩上面的!(正氣凜然貌)所以就算每個人原始的日文程度本就有高有低,考試畢竟以這段時期的學習內容為主,應該還算能夠客觀公平的測試出大家的能力。

  在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的第一個班會時,我就被單獨約談了。說到約談這兩個字,給人的印象通常不太好,幾乎是與捅出了什麼婁子現在被告發該想辦法彌補不然就完蛋了的時候劃上等號。所以被導師叫出去約談的時候,真的是嚇了一跳,一邊內心咆哮著「我最近這麼乖不會吧」一邊走出教室的。

  但其實導師是問我要不要申請看看獎學金。雖然英文成績還沒有出來(這歸學校本部管),但看起來在分校這邊各科的分數好像都不錯(但是我一科分數都還沒看到啊),機率挺高的可以試試...批哩啪拉一通日文砸下來,抱持著反正沒損失(不用申請費)的心態答應了之後,馬上被要求準備申請資料。捧著申請理由書的格式要求等等資料回到教室後,滿腦子想著到底用日文要怎麼寫,我也沒怎麼聲張這件事。

  然後在我把資料備齊交出去之後,某次回家路上遇到其他同學的時候,就被問了。

「我們班的獎學金申請代表是不是妳?」K同學劈頭就這麼問我。同時在場的還有另一位H同學,但是他們兩位其實都來自於對岸。

「我有申請沒錯啦。但是代表?」「咦?是妳喔?」我跟H同學幾乎是同時說話。

「一個班只能一個人代表申請啊。」K同學繼續說著:「我們班扣掉那些有缺過課的剩下的人也不多,就妳I跟F跟H這幾個而已嘛。」

「為什麼不是I申請呢?她成績感覺也不錯啊。」K接著問我。或許是因為I同學跟我都是台灣人所以覺得我應該會知道吧,而且我確實是知道。

「因為I已經領了另一個獎學金了,這個獎學金好像不接受已經領了別的獎學金的人申請。」我沒想太多直接回答。

「那好吧。」K轉頭問H同學:「導師有問妳要不要申請嗎?」

「我?沒有啊!那明天再去問導師...」K直接打斷H同學的話,「導師也沒有問過F。」說完K撇了我一眼,「妳說導師為什麼不問妳(指H)跟F呢?人品不好吧?一定是妳們人品不好吧?」

  X!就不能很正向思考的覺得是成績或者名次上的關係嗎?妳們對岸到底是有多黑暗?黑暗到只會覺得一定是我做麼什麼事情讓導師把唯一的名額給我嗎?

「大概是導師喜歡台灣人吧。」我回答。所以你們當初人品差沒辦法投胎到台灣所以只能投胎到對岸的傢伙只好認命。(好多所以XD)

  而且,K這個缺課缺到出席率大概連80%都沒有連邊都沾不上的人,根本沒資格講獎學金這三個字!(極端XD)

  果然只能勉強當個好同學沒辦法當好朋友!(咦?好像不小心呼應了有人的某篇文章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